社会工作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4-01-22 18:13 作者:武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专升本)

专业代码:030302 

专业层次:专升本 

主考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 

课程设置与学分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13000 英语(专升本) 7  
4 14178 社会工作理论 4  
5 04265 社会心理学 6 学位课程
6 14186 社会政策概论 4 学位课程
7 14181 社会行政 4  
8 14179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4 学位课程
9 14177 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 4  
10 14180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践) 6  
11   社区建设与服务 6 实践课程
12 10088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6 实践课程
13 06779 应用写作学 5  
14 04264 社会福利思想 4  
15 13528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4  
16   社会工作毕业考核 不计学分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专升本)专业的任务,是通过自学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在职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能力的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和课程设置在总体上应与一般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相应层次专业要求保持基本一致。同时,结合新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特点,突出强化“技能自考”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强化课程设置的职业性、应用性、实用性、选择性和发展性,突出强调对学习者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专升本)专业的学历层次为本科,学科门类为法学,专业类为社会学类。

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合格课程门数为16门(其中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总学分为70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实践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社会工作专业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在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业、学校、医院、社会组织和社区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事务管理、社区事务管理、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伦理,系统掌握社会工作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基本技能,具备服务社会及应对复杂社会问题的实践技能。主要包括:

1.具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具有公共情怀、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掌握社会工作领域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内外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

3.系统掌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方法,能够运用相关技能开展介入行动;

4.具有政策分析及社会管理的综合素质,具备弱势人群服务能力和社区服务能力;

5.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前沿,理解国家社会政策的发展方向,把握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

6.熟悉国家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7.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业、学校、医院、社会组织和社区等的实际工作需求;

8.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主要课程说明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略)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略)

3.英语(专升本)(略)

4.社会工作理论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学科特点和意义;西方和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过程;社会工作的一些重要流派及其主要理论;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能运用于解决社会问题。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通过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文关怀素质和专业价值观,为献身科学的社会工作奠定基础。

5.社会心理学

本该课程使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理论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人际关系及心理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阐述问题的思考能力,启发学生的理论思路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认识社会中人们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过程及其规律,能更好地认知自我与社会,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与沟通。

6.社会政策概论

本课程使学生了解社会政策的概念、发展历史、构成、实施、评价等内容,具有比较系统的社会政策方面的理论知识;了解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把握社会政策的价值内涵;对我国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社会服务、住房反贫困等社会政策的演进与存在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

7.社会行政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如何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提供社会服务,社会工作机构自身如何发展和完善。本课程将向学生提供有关社会工作机构行政管理与服务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8.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社会工作研究中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不同研究方法背后的理论和逻辑。掌握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的基础概念,了解如何研究问题提炼、测量、抽样、资料搜集、资料分析、研究结果呈现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方法;了解国内外经典研究案例;能够初步开展独立的研究工作。

9.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历史、社会工作基本价值与实际应用;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基本议题、实践中的伦理困境和解决办法、符合专业实践要求的价值伦理原则,掌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具有构建中国特色的、本土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伦理守则。

10.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践)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掌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学科性质、历史发展与理论基础;掌握掌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特殊知识结构、工作领域、工作方法及发展动向,进一步将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内化,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与机构实际工作整合,尝试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运用于机构社会服务工作中;初步建立社会工作者的历史使命、道德责任感及专业伦理意识,熟悉具体的专业工作环境,为毕业后投身现实的专业服务作准备。

11.社区建设与服务

本课程通过全面了解城乡社区发展的社会背景、历史、基本趋势,以及社区党的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人口、社区健康、社区社会保障等内容,涉及目前社区建设与服务多领域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旨在通过下沉城乡社区实践提高学生掌握解决城乡社区建设与服务各个领域的问题的能力。

12.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本课程使学生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掌握国际通用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掌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专业方法,掌握助人的科学技巧,具备向有需要的人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的能力。

13.应用写作学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应用文书的界定、党政机关公文、事务文书、日常文书、经济文书、诉讼文书、科技文书、礼仪文书、传播文书等内容,使学生掌握专业及常用性应用文的特点、功用、分类、构成要素和基本写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基本素养和应用写作的方法的能力,为今后的写作实践及运用应用文进行信息交流,服务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14.社会福利思想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社会福利发展过程中,西方中世纪、近代和现当代的主要社会福利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掌握各个时期,不同流派的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过程和主要脉络,以及世界社会福利发展进程对中国福利制度的建设的重要启示,从而能够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议;掌握介绍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价值、理论和不同的学术观点,能够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理论、价值观的支持。

15.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青少年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掌握青少年福利及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了解掌握青少年发展和青少年问题,具备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能力。

五、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是为了实现专业规格要求和课程考试目标,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主要包括:

1.实践性环节课程

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践)6学分、社区建设与服务6学分、社会工作综合能力6学分。

2.社会工作毕业考核要求

毕业论文是社会工作本科教学进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次全面总结、综合训练与集中展示,也是学生从单纯学习到为社会服务的一个过渡阶段,是学生毕业及获取毕业资格的根本性依据,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认真选题,通过文献检索了解毕业选题内容;能正确运用技术语言完成毕业论文撰写。